最大的福田

2011-10-06 12:46:54    作者:梅寒
次播放

所屬頻道:長城網絡電台長城網絡電台C-Radio
網路收聽

文/梅寒

朗讀:亦然

音頻製作、配樂:顏力鷗

朋友是一所監獄的預警,在那所偏遠的監獄一干就是十幾年。他身邊一茬又一茬的年輕同事來了又走,他們大多無法忍受那樣的工作環境,能找門路的就找門路走了。唯有他,留了下來。他不是沒有機會,因工作出色,市裡省里都曾考慮讓他去,但他拒絕了。

朋友的選擇,讓很多人不理解,包括我。

那日無事,與朋友們一起小酌,說起他失去的那兩次升遷機會,大家不免又替他惋惜一回。那天,他喝的也有些高了,忽然就紅了眼圈兒,說:“聽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,你們就再也不會覺得我的選擇是錯的了。”

在獄警這個崗位幹了這麼多年,什麼樣的人我都見過,好管理的,不好管理的,只不過是時間和耐心的問題。可遇上他,還是讓我頭疼。並不是因為他的罪行有多重,而是因為他的年紀。他進去時,已經66歲,還一身病。因為盜竊罪進去的,被判了兩年徒刑。他的年紀,與我的父親相當。看他彎着腰,頭髮如亂蓬蓬的枯草,我心裏就特別難受。而更讓人難受的是,他進去后就拒絕吃喝,一心求死。他說,這世上的路,他是走煩了。

那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大約是他入獄一周以後來的。在一個少有的高溫天氣,她小心翼翼地敲門時,我正在風扇底下揮汗如雨。小腳,全白的頭髮,皺得像核桃一樣的皮膚,讓人幾乎猜不出她的年紀,只知道她很老。被汗濕透的、看不出本色的衣服緊緊貼在她瘦弱的身體上,額上的汗,正在一滴一滴往下落。她卻顧不得擦,因為騰不出手——她的兩隻手正緊緊拉着那隻鼓鼓囊囊的尼龍袋子。“我來看兒子,他是前幾天進來的……”說話間,我已上前接下老人背後的袋子。才知道,那裏面裝的是老人前一天連夜做的白面饃,還有鄰居送她的大西瓜,足有10來斤重。“都是我做飯給他吃,我怕他來這裡吃不飽……”老人這才喘口氣,撩起衣服去擦眼睛。

年近90歲的小腳老人,面對給她帶來巨大傷害的罪犯兒子,沒有埋怨沒有恨,自己在家做好饃,鄰居送的西瓜也不捨得吃,不分晝夜,走了十幾個小時100多里路……聽她細細講完所有的來龍去脈,我喉嚨緊得說不出一個字。

按照監獄的探監規定,老人還無權探視兒子。我們只能安排他們母子遠遠地隔着厚厚的玻璃牆見一面。兒子用手語告訴母親,他在裏面吃得很好,睡得很好。母親卻痴痴地盯著兒子的臉看,嘴裏一直喃喃自語着:“瘦了,瘦了……你可要聽政府的話,娘在家等着你……”那個場景,我終生難忘。

他的情緒就是從老母親的探視之後開始好轉的。每天定時就餐,也不再拒絕接受工作人員的政治教育,閑來無事時,他還會做做自創的健身操。他說,他不知道自己在有生之年是否還能同母親團聚,但他一定要讓母親在此後的日子裏放心……

“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,是每個子女一生中最大的福田。人生路漫漫,無論我們做錯了什麼,唯有他們,可以敞開如此寬廣的胸懷來寬容接納我們,再用愛來包圍溫暖我們,讓希望的種子重新從那裡長出來。這樣的情,子女恐怕一生一世都無法償還。所以,我留下來,把這個故事講給一個又一個進來的犯人聽。我只希望,天下的母親都不要再經歷那些本可避免的傷心……”

    感謝 長城網絡電台 提供轉載 >>查看原文地址
    (本文來自網絡分享,不代表本站觀點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處理。)

    錯誤/反饋

    節目:
    留言:
    聯繫:
    關於本站

    本站旨在為廣播愛好者提供資源共享、交流的網絡平台,直播信號、點播節目均來源於網絡共享,版權歸原作者,本站僅提供鏈接。本站無意侵犯版權,如有此類問題請聯繫處理:admin@qqfm.net

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微信公眾號:記憶留聲
    微信號:jiyiradio

    zhconversion_hk('微信号')}

    站長個人微信:廣播迷
    微信號:guangbomi

    微信公眾號:記憶留聲
    微信號:jiyiradio

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站長個人微信:廣播迷
    微信號:guangbomi

    微信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