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電視內蒙古影視  市級台  呼和浩特影視娛樂網路直播

呼和浩特廣播電視台影視娛樂頻道

  次觀看
提示:本站僅提供導航服務,所有視頻及視聽節目均為外鏈,建議訪問電視台官網觀看。
主頁電視內蒙古影視  市級台  呼和浩特影視娛樂網絡觀看
相關推薦
  • 呼和浩特電視台影視娛樂頻道

    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,現轄4區、4縣、1旗,總面積17224平方公里。有漢、蒙、回、滿等34個民族,全市總人口約200萬。呼和浩特電視台於1986年2月7日開播。電視信號覆蓋呼和浩特市區及所轄6個旗縣,人口覆蓋率78%,自辦1套節目,每周播出45.5小時,日均製作節目2小時。轉播1套節目。現有演播室1個,采編室均採用廣播級模擬設備,從控制中心到發射台採用光纜傳輸,發射機功率10千瓦。近期重點提高綜合覆蓋率。

    呼和浩特電視台影視娛樂頻道發展歷程

    一九八六年

    1986年2月7日正式試播。發射功率10千瓦(備機1000瓦);天線高度113。74米。

    每周二、四、六播出三次,每天開播時間19:00。

    自辦節目有新聞、社教、文藝等。

    部門設置:編輯部、文藝部、新聞部、教育部、播出部、發射台。

    1989年2月7日,增至每周二、四、六、日播出四次。年底推出與市科委合辦欄目《科技之窗》。

    職工人數52人。

    1991年8月1日電視節目增至每周七次播出。

    1994年推出《經濟信息短波》、《每日放送》、《HTV——公僕與百姓》、《第三編輯室》、《女子世界》、《共度今宵》、《文明市民學校》等自辦欄目。

    1995年7月1日每天開播時間由19:00提前至18:00。

    1995年10月推出與市教委合辦欄目《青城教育》。

    一九九六年

    1996年部門設置:總編室、新聞部、專題部、經濟部、對外部、文體部、播出部、發射台八個部門。

    職工96名,具有高、中級技術職稱的36人。

    1996年8月,舉辦了建台十周年大型慶祝活動,全國20多家兄弟電視台蒞臨祝賀。

    1996年,全年廣告創收350萬元。

    1997年3月,進行了建台以來規模較大的一次機構改革和節目改版。

    部門設置:總編室、新聞部、專題部、經濟部、文體部、蒙編部、技術部、播出發射台、辦公室九個部(室)。

    自辦節目設置:《呼和浩特新聞》、《今晚報道》、《青城話題》、《社會大觀》、《經濟視野》、《相聚在熒屏》、《下周熒屏》、《蒙古語節目》。

    1997年10月1日,蒙古語電視節目正式開播。每天開播時間提前至17:30分。

    1998年12月,播出機房實現了節目自動化播出。

    2001年6月15日,呼和浩特電視台與原呼市有線電視台正式合併為一個播出實體。

    整合后的呼和浩特電視台設置有三個頻道:新聞綜合頻道(一套)、都市生活頻道(二套)、文化影視頻道(三套)。

    2002年8月10日,一套首次實現周六、日白天播出(有線傳輸)。

    2003年4月24日,一套增加白天播出時間,周一至周日每天早8:00播至晚24:00左右結束,全天播出16小時。

    2003年5月3日 推出《訪談》欄目。

    呼和浩特電視台影視娛樂頻道部門及人員

    部門設置:總編室、新聞部、專題部、經濟部、蒙編部、節目部、編輯部、技術部、播出發射台、2、3套播出部、《訪談》欄目、辦公室12個部門。

    人員構成:全台現有正式職工139名,聘用人員46名。正式職工中:采編人員81名,技術及其它人員48名;具有副高職稱的21 人,中級職稱60人。

    呼和浩特電視台影視娛樂頻道自辦欄目

    自辦、合辦節目:《呼和浩特新聞》、《今晚報道》、《新聞視點》、《訪談》、《社會大觀》、《經濟視線》、《今日青城》、《蒙古語節目》、《下周熒屏》、《希望的田野》、《青城教育》(與市教育局合辦)、《科技之窗》(與市科技局合辦)。

錯誤/反饋

節目:
留言:
聯繫:
關於本站

本站旨在為廣播愛好者提供資源共享、交流的網絡平台,直播信號、點播節目均來源於網絡共享,版權歸原作者,本站僅提供鏈接。本站無意侵犯版權,如有此類問題請聯繫處理:admin@qqfm.net

微信公眾號

微信公眾號:記憶留聲
微信號:jiyiradio

zhconversion_hk('微信号')}

站長個人微信:廣播迷
微信號:guangbomi

微信公眾號:記憶留聲
微信號:jiyiradio

微信公眾號

站長個人微信:廣播迷
微信號:guangbomi

微信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