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蒙漢語新聞綜合節目,堅持突出新聞、精辦欄目、擴展服務的原則,以新聞時政為主體,走新聞立台之路。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成立於1950年7月1日。50多年風雲變幻,半個世紀艱苦創業,內蒙古電台已成為我國發射功率最大、覆蓋面最廣的省級廣播電台之一。目前辦有漢語新聞節目、蒙古語新聞綜合節目、交通之聲、音樂之聲、經濟生活、評書曲藝、漢語綜合、綠野之聲,八套廣播節目,全天播音時間總計109.15小時。其中蒙漢語新聞綜合節目通過亞太2號衛星傳輸,信號源覆蓋全區、全國及周邊53個國家和地區。
其中:
蒙古語新聞綜合節目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實現調頻全程轉播,成為我國播出時間最長、生產節目能力最強的蒙古語廣播;
調頻立體聲廣播突出交通信息資訊和生活服務的特點,注重節目的服務性、參與性、知識性、娛樂性;
音樂之聲廣播以弘揚主旋律,倡導精品文化為宗旨,薈萃中外精品音樂,展示流行樂潮,兼顧雅俗共賞的多元化文化取向,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;
經濟生活廣播突出商業特色,強化服務功能,以面向城市大眾、突出經濟特點,宣傳市場經濟、拓展信息服務、引導消費時尚,提供休閑娛樂為主要傳播內容。
全台各套節目以其豐富多彩、特色鮮明的廣播,引導輿論,傳播信息、娛樂生活、提供服務,為促進內蒙古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發揮着重要作用。
新近設立的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文藝製作中心,具有全區最先進的錄音設備和MIDI製作系統,並擁有內蒙古一流的音樂製作人員和錄音師。主要從事文藝節目錄製、MIDI製作、廣告音樂、影視音樂製作、並策劃製作代理出版錄音帶、MTV、CD、VCD、音像製品等。
為了適應西部大開發的新形勢,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實施了廣播系列化布局,形成了以蒙古語、漢語調幅廣播為核心,經濟生活、音樂之聲和立體聲3個調頻廣播為側重,並各具特色的全新格局。全台調幅、調頻5套廣播節目每日播出時間達到80多小時。各套節目以豐富多彩、特色鮮明的廣播,引導輿論、傳播信息、娛樂生活、提供服務,為促進內蒙古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2002年,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實現了節目采編、製作由傳統模擬技術向現代化數字技術的轉化,節目播出管理即將實現自動化、網絡化。經過技術改造后的廣播工藝系統達到國內一流、世界先進水平,為全面提高節目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2009年1月1日起交通之聲、評書曲藝、音樂之聲三個頻率實現24小時播出。大大提高了播出時間和播出質量。
實現了全部節目的網絡實況直播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