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0年,甘肅省廣播電視廳配發武威縣一台美國產504型收音機,由此誕生武威縣第一個收音站。次年,武威成立廣播站。1952年10月1日,當武威城區大十字的喇叭中傳出“武威廣播站現在開始播音……”時,收聽的人們無不歡欣雀躍。那,是一縷陽光,是一聲驚雷。1987年,經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批複,成立武威人民廣播電台,隸屬於原武威市(縣級)廣電局管理。 從上世紀80年代建台以來,武威市廣播建設一直探索着無線傳輸、有線傳輸相結合,大喇叭覆蓋、小音箱入戶和發展定頻音箱相結合的路子。直到90年代末,武威告別了有線廣播的歷史。2004年,武威廣電人打響網上宣傳戰,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,建立了在武威乃至河西一流的“天馬在線”網站;2006年,順利地實現了武威人民廣播電台網上實時播出,一大批聽眾無論遠在千里萬里,都能聽到來自“天馬”故里的聲音。 伴隨聽眾走過22年風雨歷程的武威人民廣播電台,始終堅持以“傳遞信息資訊,服務大眾生活”為宗旨,一直堅持把最好的節目奉獻給聽眾。 006年是武威廣播突破年。這一年,武威人民廣播電台對制播設備進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改進,引進目前國內市級廣播電台一流的音頻制播設備和領先的直播系統,徹底告別了延續50多年的三段式播音,實現了數字化、立體聲一段式播出,並首次開辦了直播節目;目前,武威人民廣播電台在保留原有的《武威新聞》、《12316三農服務熱線》、《天馬風情》等節目的基礎上,強檔推出了《新聞早班車》、《整點播報》、《與您同行》、《午後清茶》、《回家》和《金色年華》等直播版塊節目。全力打造歌聲世界,新推出《動感武威?快樂驛站》、《唱響武威》、《梨園聽戲》等音樂娛樂類節目,為愛好評書和廣播劇的朋友安排了《西涼廣播劇場》、《百家講壇》和《空中書場》。武威人民廣播電台,以全新的廣播理念、全新的收聽感受向人們走來……
質量是宣傳的生命線。對此,武威人民廣播電台有着清醒的認識。多年來,武威人民廣播電台牢牢樹立“質量立台”的意識,全體新聞工作者精心策劃、精心採訪、精心編輯、精心主持,形成了齊抓質量的合力。電台宣傳的實效性更加鮮明,節目品味日漸提升,宣傳內容日益鮮活,收聽群眾更加廣泛,整體水平進一步提高。武威人民廣播電台,已經在新聞宣傳、節目創優、事業建設上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良性發展之路。目前,武威人民廣播電台擁有固態千瓦數字發射機1台,晶體與電子管千瓦備用發射機1台,市境內有鄉鎮小調頻傳輸台30多座,節目覆蓋武威、金昌兩市六縣區方圓150公里,覆蓋人口達230多萬,廣播覆蓋率達到92.9%,基本實現了廣播“村村通”無帶化、無縫隙數字實時播出。22年間,武威人民廣播電台累積有200多件廣播作品相繼在國家、省、市級各類優稿評選活動中獲獎,並先後多次被評為省、市新聞宣傳先進單位。 |